通过前面的学习,我们已经了解了AI及其对SEO的影响。今天,我们将视角转向另一个重要维度:生成式AI对互联网整体生态带来的改变。当网络世界逐渐充斥AI生成的内容,会呈现出怎样的图景?如果新一代AI模型使用这些AI生成的内容进行训练,又会发生什么?让我们一探究竟!
原创性:你的独特价值何在?
正如第一节课所讲,生成式AI并非凭空创造内容,而是基于海量现有数据生成文本或图像。这意味着其产出存在天然局限,尤其在原创性和真实性方面。
所谓原创性,即你区别于他人的核心特质——可能是你的独特卖点、独有视角或专属经验。当前AI工具高度依赖用户输入的提示词来生成内容,那么它能实现多大程度的原创呢?
我尝试让AI生成一篇《如何照顾一只有个性的宠物石》的趣味指南。生成的两段内容虽然具体表述不同,但核心框架和风格高度相似。这类内容即便能通过抄袭检测,却缺乏真正的新意、个性或独到见解。而请记住,原创性和独特性恰恰是影响搜索排名的重要因素。
即便通过优化提示词或更换模型能获得差异化文本,其他人同样可以复制相同操作。如果所有人都直接发布未经加工的AI内容,搜索结果中将堆满千篇一律、缺乏针对性的平庸信息。因此,若使用AI辅助创作,务必融入自身的专业经验、独到观点或个人洞察,才能真正脱颖而出。下节课我们将具体演示操作方法。
真实性:信任源于真诚表达
与原创性紧密相关的是真实性——忠于自我与品牌核心价值。真实是建立信任的基础,尤其在网络中,每个个体和品牌都以独特的方式呈现自我。
回顾刚才宠物石指南的片段:你能看出作者是谁吗?TA是宠物石爱好者吗?了解其流行文化背景吗?内容背后是个人兴趣分享,还是系列怀旧主题文章的一部分?这份文本因缺乏创作者的真实经验和专业背书而显得平淡无奇。
虽然可要求AI模拟特定身份(如“宠物石收藏家”)进行创作,但只要生成器未整合你的过往作品、思考与价值观,它就永远无法代表你真实的声音。无论是提供建议、讲解知识还是推广产品,内容的可信度源于你的真诚投入。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所传达的信息,又如何说服他人?过度依赖生成式AI,你可能会逐渐丧失真实的自我表达。后续课程我们会分享如何合理运用AI辅助创作。
模型崩溃:当AI开始“近亲繁殖”
生成式AI依赖大型语言模型中的海量数据进行训练,而这些模型需要持续更新,以纳入新信息、多语言内容及多元视角。
目前训练数据大多爬取自网络资源。但随着AI生成内容大量涌现,新模型将不可避免地学习到由前人机生成的内容。如果持续用包含AI产出的数据训练新一代模型,会导致模型崩溃:新生成的内容质量显著下降,逐渐变得毫无逻辑,甚至完全脱离人类表达方式。
在持续更新模型的过程中,我们必须警惕:新训练数据的来源是否可靠?AI生成内容的大规模使用将如何反噬模型质量?
回声室效应:多样性正在消失
生成式AI能够高效模仿现有内容,但它无法突破既定范式或挑战传统认知——它只会重复所学。
若内容创作全面依赖AI,实质上是在限制新思想、新视角的产生空间,最终形成回声室效应:网络空间中充斥的只是不断重复、同质化的信息。
全面采用AI创作,无异于让互联网陷入单曲循环。这不仅限制了思维的多样性,也让现有偏见得以固化,最终呈现出一个日益狭隘、缺乏包容性的数字世界。
核心启示
在我们即将全面拥抱生成式AI进行内容创作之际,有必要深思:我们正在塑造一个怎样的数字未来?AI带来的效率与便利固然可贵,但若以牺牲原创性与多样性为代价,这样的交换是否值得?网络的魅力,本就在于其承载无尽新思想与多元视角的能力——而我们有责任守护这一特质。